11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卫生计生新闻网> 新闻资讯> 最新资讯 > 正文

依法发展中医药 服务百姓健康

usa.fjsen.com 2017-06-28 15:44:08  李思敏 张燕 来源:闽北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

南平市人民医院积极服务百姓,开展义诊活动

每逢三伏天,传统中医疗法三伏灸又开始“大显身手”

以县级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纽带、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不断健全

古色古香的中医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普及,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如何解决民间中医药从业人员的职业准入问题,如何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等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困扰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诸多难题即将迎来重大转机。

  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自今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解读:新法助力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共有六十四条,从中透露了什么内容?南平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叶芳从十个方面对新法进行了解读。

  “新法首先是坚持了党的中医药政策,明确了发展方针。”叶芳主任说,《中医药法》开篇即明确其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其地位“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方针是“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其次,新法体现了中医药发展规律,突出了中医药特色。还明确了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体系和职责。并强化了政府责任,加大了支持力度。

  据叶芳主任介绍,新法还强调了对中医药传承与传统知识保护方面的内容。并鼓励中医药创新与中西医结合。还提出建立中医药的医疗教育科研体系。而且放宽了市场准入标准,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还对发展中药产业,强化中药质量管理提出要求。最后,新法在推动标准体系建设,促进国际传播上也作出提倡。

  历史:闽北中医药文化由来已久

  在中华民族发展演进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民以辛勤的劳动、卓绝的智慧创造了举世无双的华夏文明,为人类奉献了光辉灿烂的文明瑰宝,而中医药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一颗夺目的明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

  实际上,中医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医学理论,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成果在今日依然璀璨,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而在南平市,中医药的发展也是源远流长。

  “南平市发展中医药的历史与国家同步,而随着中医药法的施行,南平市也即将迎来中医药发展真正的时机。”南平市中医药学会会长、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余天泰这样描述新法的施行。

  余天泰说,南平市中医药学会是闽北中医药行业内最具代表性的组织,自上世纪70年代恢复运行以来,不断完善中医药学会组织,将闽北中医联合起来,贯彻省上及国家的方针和政策,指导中医传播,每年召开一次学术会议进行专业探讨。去年,由南平市人民医院主办的“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学术年会暨中医内科经典理论临床应用学习班”更是邀请了国际著名中医学家、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教授参与,吸引了闽北各地医护人员、规培生、实习生及中医药爱好者等近300余人听取了演讲,可谓是一场闽北中医的“盛会”。

  近年来,我市中医药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病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的作用。

  现在,全市共有中医医院10所,其中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7所,全市中医类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811个。

  全市共有中医类执业(含助理)医师人数1320名,全国、省级、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6个;省级名中医3名;国家和省级师承工作指导老师14人、继承人39人,这些继承人已成为我市中医各学科医疗骨干,全市中医药人才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全市有10所中医类医疗机构、14所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83所乡镇卫生院、2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84所村卫生所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全市共有国家中医重点专科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4个,基层中医特色专科(专病)27个。今年,南平市人民医院被正式列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储备库。

  医改:中医馆建设维护群众健康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基层,中医药的芬芳同样在弥漫。目前,我市共有40个基层卫生机构中医馆项目正在建设,每个项目均由省上给予16万元经费补助,现在已有30个中医馆建设项目资金到位,部分已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

  古色古香的门诊病房、亲民祥和的就医环境。一走进建阳区麻沙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便能“嗅到”浓厚的中医味道。2015年11月,麻沙镇中心卫生院进行改建,目前开设了中医科、中医眼科、中医特色康复科等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开展拔罐、刮痧、熏洗等系列中医服务。卫生院在每年7至9月开展的“三伏灸疗法”活动,为广大患者提供三伏灸中医特色治疗。通过现场讲解、发放资料等方式宣传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制定适合慢病人群的中医保健方案,实施中医特色个性化慢病指导、慢病干预和慢病治疗,降低慢病的发病率及疾病的致残、致死率。还以肿瘤病人健康管理为特色,聘请省级知名中医专家定期到我院开展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中医药诊疗服务。此外,卫生院还加强了中医药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农民群众健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

  在浦城县,2015年以来,县河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蛇伤诊疗已辐射闽浙赣三省的优势,在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蛇伤诊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中药泡洗、熏蒸等中医传统方法,促进蛇伤病人的肢体康复,建设并做强蛇伤康复专科。仙阳中心卫生院建设了理疗康复专科。山下卫生院通过中医馆建设促进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建设中医药治疗肾炎和结石病专科。

  松溪县郑墩镇的卫生院开展国医馆建设试点工作以来,运用中医方药及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医疗技术服务,推动中医药的预防、保健和康复工作,并为群众提供均衡饮食、营养处方等健康养生指导,以中医中药适宜技术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及康复治疗,并将中医特色治疗项目均列入新农合门诊可报销范围。2016年全年,国医馆中医药方面诊疗收入42.8万元,门诊量每月300余人次,给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卫生院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松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也于2017年1月正式运营,目前各种中(成)药共计200多种,有中药熏蒸疗法、微波治疗仪、针灸、拔罐等设备和技术,基本满足居民对中医药的需求。

  中药:遍地绿意飘散幽幽药草香

  闽北地区“八山一水一分田”,是中国南方重点林区,优厚的自然环境不仅催生出了满山绿意,也让无数珍贵的中草药得以蓬勃生长。据调查,武夷山脉仅药用植物便有1000多种。

  光泽县种植中药材已有近40年历史。为了将资源优势培育成经济优势,光泽调整了产业和生产组织形式。上游培育当地的承天药业集团为龙头,下游培育大户、专业合作社,实现生产产业化、产品标准化、种植道地化。而为了化解中药材与林业、农业“争地”问题,光泽还积极推广“姜胡稻”轮作模式,即头年4月种姜,10月种元胡,次年5月种水稻,10月又可种元胡等。既可对接药材的生态要求,提高林地肥力,又可为林农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而作为光泽中药材产业龙头的承天药业集团,近年来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承担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代表性传承人王寿涛炮制工艺技术传承”,参与“泽泻、重楼优质中药饮片标准和等级标准制定”和《福建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编写等5个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让闽北中草药香飘向全国。

  浦城县亦是遍地“绿金”。据《浦城县药用植物资源名录》记载,该县境内共有野生药用植物1000余种,其中不乏名贵、稀有药材,著名的道地药材有荆芥、厚朴、灵芝、七叶一枝花等。而浦城薏米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富含丰富的薏苡脂、薏苡素,是公认的中药上品。

  浦城以灵芝等当地特色资源为依托,全力培育了仙芝楼、木樨园等中药材产地精深加工企业。县里认真谋划中药材产业发展,注重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2015年,浦城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7万亩。

  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医药法,是我国中医药领域一部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法律,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重要法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在中医药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

  在闽北,多位中医赢得百姓众口皆碑,味味中药散发地域特色,兴建的中医馆将中医技法深植基层。新法施行在即,拥有深厚历史底蕴和良好发展根基的闽北中医药行业俨然已经做好准备,迎接中医药发展新的春天。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资讯要闻
更多>>本委动态
更多>>通知公告
更多>>地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