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卫生计生新闻网> 新闻资讯> 地市动态 > 正文

宁德中药材产业:怀璧待君识

usa.fjsen.com 2018-07-30 08:14:00  庄严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福鼎黄栀子:能否复制白茶发展路径?

从福鼎市区驱车十多分钟,就来到了闽浙边界贯岭镇,沿着山路前往茗洋村,道路两旁绿油油的栀子林连绵不绝,3个月后将是收获期。

福鼎黄栀子种植素有盛名,是专精、专注、专业的典范。据《福宁府志》记载,黄栀子在福鼎已有250多年的栽培历史。经过20多年的发展,福鼎全市16个乡镇、190多个村落、3万多户农户涉足栀子种植,种植面积逾6万亩,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40%,产量占国内药用栀子市场份额的60%以上,已成为国内栀子原料林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药用栀子产区和栀子果交易集散地。2013年,福鼎黄栀子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福鼎被中国中药协会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列为栀子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2018年,福鼎市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栀子名市”的称号,是目前全国栀子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区。

茗洋村是闻名全国的黄栀子种植专业村,现有4000多亩的种植面积,黄栀子成了当地村民致富的坚强保障。

“黄栀子种植后3年初产,6年进入盛产,亩产栀子鲜果800公斤,投入产出比1∶5,按近5年市场平均价,农户鲜果收入4200元/亩,加上采摘鲜花,收入会更可观。”当地黄栀子生产科技研发带头人孔悦平说。

福鼎黄栀子产量能达到全国第一,孔悦平功不可没。2000年初,当全国一些地区快速大面积发展黄栀子种植的时候,时为福鼎市林业科技推广机构负责人的孔悦平,只身前往江西、四川、湖南、湖北、广西、浙江等栀子主产区考察,引进各省区的11个主栽品种到福鼎进行种源试验,同时对闽东、浙南的8个栽培无性系进行选优,进而研发出了“分关1号”品种。2013年1月,“分关1号”黄栀子获得福建省林木品种委员会颁发的良种证。

福鼎市黄栀子协会会长李如泽说,黄栀子属卫生部颁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资源,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市场前景广阔。然而,福鼎黄栀子产业尚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销售渠道单一,没有市场定价权。福鼎市受制于加工能力不足,没有规范化仓储设备,约70%鲜果长期被外地商贩掌控销售渠道,没有定价权,栀农收益不高且不稳定。二是管理制度缺失,初加工企业生产不规范。近年来,福鼎市已有栀子初加工企业150多家,但这些企业主要采用简易设备去皮取仁或者烘干待售,规模小、设备简陋、生产不规范。同时,由于当地没有规范管理,导致一些生产水平低、卫生条件差的初加工工厂遍地开花,败坏了行业整体形象。三是产业链不完整,精深加工企业发展难。栀子含生物活性物质多、用途广泛、产业链长,产品涉及不同行业和市场需求,只有全环节升级利用、全产业链增值,才能降低成本,谋求更大发展。福鼎市栀子精深加工行业由于起步晚、基础差,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紧缺、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在新产品研发、品牌创建、营销包装等方面投入都不够,造成栀子产业链不完整、综合利用率低、产品的市场销路拓展乏力,企业生存发展难度较大。

福鼎市康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李法觉说,福鼎栀子至今没有专业市场,导致价格话语权旁落。此外,栀农迫切希望政府能拨地让合作社建免费仓储区,以免栀农被迫低价出售鲜果。

恒康生态农业发展公司总经理黄益来说:“目前,公司研发了栀子油、栀子鲜花纯露、栀子白茶等系列产品。2016年7月,公司的‘栀子油企业标准’获准在宁德食药监局备案;当年9月19日,获批栀子油《食品生产许可证》,这是全国目前为止唯一获批的栀子油生产许可证。我们希望,政府能像扶持白茶产业一样重视黄栀子产业。”

柘荣太子参:“老大”地位面临挑战?

柘荣素有“中国太子参之乡”的美誉,太子参种植面积约4.2万亩,年产量4800多吨。“柘荣太子参”是全国闻名道地药材,掌控着全国太子参市场价格走势,让7万名柘荣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盛夏的柘荣,参农们又迎来了采收时节,“我种了3亩太子参,预计可以收获600公斤干品,现在干品价格每公斤100元左右。”在柘荣县富溪镇富溪村,村民邓德森说道。

柘荣是闽东唯一将中药材种植作为产业来统筹发展的县。但是,当全国越来越多地方把种植太子参作为农民致富手段,柘荣的“老大”地位开始面临挑战。

最强劲的竞争对手是贵州施秉县。施秉县的牛大场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种太子参,如今推广到全县。相比柘荣太子参,施秉县太子参种植有着规模化、规范化的优势。柘荣县地处山区,地势高低不平,耕地面积块多、面小、分布零散,不适合规模化种植。福建西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应卫峰认为,柘荣太子参的优势在于品质。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柘荣产太子参以块根肥大和有效成分高著称,可以满足生物医药精深加工的原材料需求。此外,品质的优势还有赖于高超的种植技术,柘荣从清末就开始种植太子参,种植能手频出。

柘荣始终把太子参种苗研发当作推动产业发展的不二之选。在“柘参1号”“柘参2号”两个品种出现种质退化现象后,2012年,在柘荣县政府牵头下,由省农科院、柘荣县农业局、福建西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建立了太子参种质资源圃,对种业创新课题进行研究。在原来品种的基础上,经过2年多努力,柘参3号横空出世,于2014年通过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2015年,太子参脱毒育苗技术取得省农作物品种认定书,这也是目前最先进的太子参育种技术。

宅中乡后垄村的参农叶秀铃说,种自家留种的太子参,每亩收干品只有100多公斤,种植柘参3号,每亩干品达到200多公斤。

“在县政府的支持下,公司在柘参3号的基础上,去年又研发出了4号。”应卫峰说,经试种,4号亩产干品基本都在250公斤左右,产量很稳定,品质更好,块根更大,药效也更佳。等通过国家相关部门论证后,就可以推广种植。

应卫峰还说,2017年,受国家卫计委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公司与福建中医药研究所合作开展太子参国家标准项目研究,今年年底就会完成。届时,全国各地的太子参将以柘荣太子参品质参数为标准。

2002年,柘荣县先后建设了太子参专业市场和太子参物流园区,上海、安徽、浙江等地客商纷纷在此设立经销点。如今,太子参专业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太子参集散地,年中药材交易量达8000多吨,常年药材(药品)交易额10亿元。这里的太子参价格,成了全国太子参价格的风向标。

柘荣县还十分重视太子参的精深加工。这些年,柘荣先后引进了福建省闽东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中食集团、今古通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

“今年一季度,复方太子参颗粒销量迅猛增长,首次突破200万袋。预计全年可销售3000万袋左右,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亿元。”力捷迅药业销售部经理王平说。

目前,复方太子参颗粒年消耗太子参原材料850吨,占全县太子参总产量的17%。“力捷迅与海诚、天仁等4家供应商签订了合作协议。随着产能的提高,太子参原材料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王平说。

记者在柘荣县药业发展局了解到,落户在柘荣的药企,消耗了太子参近三分之一的年产量。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资讯要闻
更多>>本委动态
更多>>通知公告
更多>>地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