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卫生健康新闻网 > 媒体关注 > 正文
一键呼救,告别“无声困境”
2025-02-25 16:23:27 张静雯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王玥  

东南网2月25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张静雯 文/图) 21日,记者从省卫健委获悉,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急救中心无障碍呼救功能全覆盖,听力、语言障碍人士在寻求急救时可告别“无声困境”。


当突发疾病或意外受伤时,第一时间拨打“120”呼救是群众共识,但有听力、语言障碍的人士若身旁无人帮忙,就难以呼救,很可能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抢救时间。据统计,我省有这种困扰的听力、语言障碍人士达16.6万名。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为这个特殊群体开辟一条生命通道?不久前,省卫健委在省检察院、省残联的支持下,在全省院前医疗急救系统部署建设语音、文字、一键呼叫等无障碍呼救功能,目前已推广至71家急救中心。其中,有33个急救中心可通过120调度指挥系统受理患者借助微信小程序发送的求救信息,38个急救中心可通过120电话移动终端受理患者借助手机短信发送的求救信息。

福建省急救中心120调度员陈媚介绍说,身处福州城区的听力、语言障碍人士若遇到紧急情况,在手机上搜索由省急救中心、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推出的“福州急救便民服务”微信小程序,并授权位置信息,就能使用“听障人士呼救入口”便捷地接入120呼救平台。

听障人士在呼救时,系统会将听障求救者的地理位置和联系方式实时同步到120急救中心平台上,调度员能够用图文与其进行交流,从而迅速安排救护车出诊,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为满足不同情境下特殊群体的急救需求,该平台除了具备专门为听障人士设计的呼救功能,还集成了视频呼救、一键呼救等模块。陈媚解释说:“这两大功能在实践中应用较广,前者可为呼救者提供心肺复苏、止血等操作的远程指导,帮助呼救者在救护车抵达前进行有效的自救和互救;后者可帮助因病情发作、情绪紧张、地点不熟、语言退化、年龄小等原因无法准确描述事发地址的呼救者准确定位和发送患者信息,缩短沟通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

50岁的听障人士吴梅琳(化名)在学习体验无障碍呼救后,竖起大拇指连连点赞。“我们听障人士就医很不方便,去医院都需要家人陪同,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更是无能为力。”她说,以后若独自遇到紧急情况就能一键呼救了,再也不用担心无法与120调度员沟通,“一定会向周边的听障人士宣传,让大家都用起来”。


更多》图片新闻

肝癌治疗新解法:先进诊疗技术与全疾病周期数智化管理相结合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功能指引地方标准正式实施

破解“无声呼救”困境 福建实现省市县三级急救中心无障碍呼救功能全覆盖

福建省院前医疗急救系统无障碍呼救功能启动仪式在榕举办

大咖“云集”送健康!邵武这场活动“火爆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