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卫生健康新闻网 > 老龄保健 > 正文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偏爱”老年人 可以像高血压糖尿病那样管理
2019-09-24 09:08:09 陈丹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王超  

说起白血病,很多人一下就先想到儿童或者年轻人,其实有些白血病更青睐老年人。

福州的一位老伯被确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后,感觉天都要塌了,好在经过一年时间的规范化治疗,如今,他正“淡定”地跟慢淋共处。

“患了慢淋并非人生被宣判了‘死刑’,得了这种肿瘤,可以像高血压、糖尿病那样管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内科许贞书教授提醒。

体检发现白细胞高 钟依伯患上白血病

钟依伯今年60岁,2017年下半年他去体检时发现白细胞很高,因为不知道这个指标和慢淋有关,没有进一步检查。2018年3月因为痛风,他到福清医院手术,当时医生看到血常规的白细胞指标很高,建议他到协和医院进一步检查。辗转到了协和医院,钟依伯进一步做了外周血、骨髓涂片、流式细胞检测、基因检测等一系列检查,最终确诊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刚确诊的时候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白血病多可怕!”钟依伯回忆,当时他很绝望,所幸接诊自己的协和血液内科主任医师许贞书教授告诉他,慢淋是可以治的,它是一个慢性病,可以像高血压、糖尿病那样管理。这让他重燃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钟依伯的治疗并非一帆风顺。他刚化疗一个疗程时,就出现呕吐、发热,预测的各种并发症都发生了。所幸,医生在管理化疗副作用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住院3个星期后,钟依伯慢慢恢复。同时,他接受了医生的建议,使用刚刚进入国内的靶向药物。该药当时并未列入医保(目前已进入医保),每个月得花费近5万元,但钟依伯家里还是咬牙买药。幸运的是,依伯的病情很快就得到控制。后来的日子,他始终按照许主任的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到门诊查血常规,如今各种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慢淋,是一个需要医患双方共同战胜的疾病。”老钟说,在老伴及一家人的陪伴下,他变开朗了,日常买菜、散步、做做家务,感觉自己的生活又回到了从前。

60至80岁是慢淋发病高峰 治疗并非越早越好

“老百姓对这个疾病认知不够、认知不清,甚至存在诸多认知误区。”许教授告诉记者,和大家平常印象中的白血病不一样,慢淋通常见于老年人,60至80岁是发病的高峰。该病早期除了血常规的数值变化,几乎不会有其他症状。

早期往往只表现为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临床上可以叫淋巴细胞增多症。疾病发展到了晚期,和血细胞相关的各种生理功能就会出现问题,比如说淋巴结肿大、感觉疲惫、发烧、贫血、急速变瘦,这些症状都是比较常见的。

因此,许教授再三提醒,若发现常规体检中,血常规的白细胞高、淋巴细胞比例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群,此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是否有淋巴系统方面的问题。

他同时指出,慢淋很特殊,不同于其他肿瘤,并不是治疗越早越好,所以在没有治疗指征出现前,等待观察是最好的策略。没有症状的患者,每2至6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及体征、肝、脾、淋巴结肿大情况和血常规等。但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超过10%);严重疲乏(不能进行常规活动);无感染证据的发烧(体温>38.0℃,超过2周);夜间盗汗(超过1个月)等症状,应该提高警惕,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马上接受治疗。

“如今,慢淋治疗已经进入了无化疗时代。”许教授说,随着靶向药物的使用等技术进步,慢淋患者的预后会越来越好,“科学认识慢淋,规范治疗,慢淋患者完全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生活”。

此外,记者了解到,福建省首个“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专病门诊8月份起在福建协和医院正式开诊。专病门诊由血液内科许贞书教授主诊,提供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疾病咨询、免费基因检测和新药临床研究等服务。(记者 陈丹)

更多》图片新闻

医护人员教授老人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手指操

医生放假了,生病的人怎么办

邵武启动“健康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

福安市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进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