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卫生计生新闻网> 宣传动态> 行业尖兵 > 正文

唐江山:医生要有仁心仁术 仁心居首

usa.fjsen.com 2018-01-02 08:49:00  陈丹 来源:福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他生长在晋江,因从事中医事业,大半辈子扎根罗源诊病救人。他年近八旬,为传承中医,独自一人常年在福州市区、罗源两地奔波。

他是唐江山,全国第三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唐江山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福建省名中医、罗源县中医院名誉院长。53年来,他一直从事中医临床诊疗,以内科、儿科为主,对脾胃病有专长,潜心于急难重症的治疗研究。

  唐江山在给患者看病。

年近八旬 每周两地奔波

唐江山今年79岁,记者22日采访了他。这一天是周五,他在福州,清晨5点就起床,提前来到福州市中医院接诊第一位患者。虽然每日诊号有限,但他常常不忍拒绝患者,所以总是提早上班、延迟下班。

“现在每周门诊7个半天,3天在罗源,4天在福州市区。”唐江山说,自己快80岁了,说不累那是假话,其实心里也总想固定回罗源上班。2012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唐江山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作为项目专家的他,受聘到福州市中医院参加创建工作和临床带教。为了传承中医学术,他每周奔波往返于福州市区和罗源。

他一方面坚持常年看门诊,一方面致力于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带学生时,他常常自己诊断先不开方,让学生也参与诊断并询问应该开什么方子,等学生说完后,他再进行点评分析。这几年来,他教过24名学生,有的已成为医院科室的医疗骨干,有的是国家中医优秀中青年人才。

为治病救人自学福州话

“我从小喜欢中医。”唐江山说,父亲就喜欢中医,认识许多中草药。他自己念小学时,有次摔成骨折,是一位中医骨伤医生治好的,生病时也常常看中医,所以一直对中医怀着敬仰之心,也有了从事中医的念头。

1960年,他考上泉州医士学校(现为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中医专业。1964年2月毕业后,他从晋江被分配到罗源,家里人都不同意。他虽然心里也对父母有愧,可想到罗源山区很缺医生,那么多日渐熟悉的病患需要他,医院也挽留他,于是他把大半辈子美好年华献给了罗源,只有乡音未改。

唐江山说,刚到罗源时,语言是个难关。他是闽南人,听不懂福州话,每次接待病人特别是中老年人,交流总是不方便,影响诊疗效果。于是,他自学福州话,从简单句子学起,用小本子把福州话一句句用文字、拼音“翻译”出来。

从医53年,他始终未离开一线,足迹遍及罗源的大街小巷、穷乡僻壤;他搜集、摘存并研究了一千多个临床实用验方,形成了自己的治验心得;每当碰到疑难病症,他总要查阅资料、思考研判,即使病人不来找他,他也会打电话给病人询问服药后的效果,从而提出新的诊疗方法。

他主持创办了罗源县中医院,任第一任院长,发展了9个中医特色专科,使该医院发展为二级甲等医院。他创立的中医脾胃专科,已成为全国农村医疗机构中的特色专科。

对待病人无贵贱之分

唐江山总是告诫年轻医生,不能脱离临床实践,不仅要向名医大师学习,也要向有一技之长的临床大夫、民间医生学习,还要多读医书。现在,每日接诊大量病人之后,他仍要挤出时间研读各种书籍,反复重温经典中医著作。

他说,医生一定要有仁心仁术,仁心当在首。对待病人要尊重体贴,诊病用药要精准有效,轻利廉洁。“医生对待病人,不应有贵贱之分,都要一视同仁,让每个病人都能感受到诚意的人文关怀。”

如今,唐江山步入耄耋之年,他说,自己将和过去一样,有多少精力就做多少事,多为传承中医出力。现在,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不仅两个儿子分别学中医、中药,孙儿也考进了中医院校,将“接棒”他的中医事业。(记者陈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资讯要闻
更多>>本委动态
更多>>通知公告
更多>>地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