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鼓浪屿医院:记录厦门医改的坐标

www.fjsen.com 2015-12-24 09:50  林世雄 潘抒捷 邓婕 来源:东南网

鼓浪屿医院副院长刘春来到鼓浪屿居民家中,为百岁老人李惠容看诊。 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

  东南网12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世雄 潘抒捷 邓婕)“哎!刘医生,您好!”“啊,刘医生,有空来家里泡茶!”11日,记者跟随鼓浪屿医院副院长刘春入户看望病人,来去途中,与他打招呼的居民络绎不绝,宛如多年老友。

  “去大医院,人太多医生根本没时间和你细讲,在鼓浪屿医院不一样,感觉上世纪70年代热情朴实的‘赤脚医生’又回来了。”一位居民对记者如是说。

  近两年来,居民与岛上的医护人员建立了更深的感情,这感情的背后是鼓浪屿一场“白衣天使革命”。

  鼓浪屿医院创办于1898年,率先将西医学带到了厦门乃至整个闽南地区。该院后更名为厦门市第二医院,并于2004年把总部及重点科室迁至集美,鼓浪屿院区则偏重康复医疗功能。自此,鼓浪屿居民“不敢生、不敢病、不敢死”的看病难呼声,不绝于耳。

  去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鼓浪屿医院揭牌复办。乘着这股厦门医改的东风,鼓浪屿医院落实了多项便民新举措,不仅让流失的患者回流,业务总收入增长近三成,还开始向鼓浪屿之外的患者提供服务。

  跨海送医愁煞人

  62岁的何国平永远忘不了2011年的一天,他是如何费力地将患有肠梗阻的母亲一步步地“挪到”海对面的厦门第一医院的。

  他先是联系了岛上的电瓶车,与司机一起把母亲抬上车,随后边拨通120急救电话,边买船票乘船,待船靠岸后,再乘坐急救车抵达第一医院。“其实耗时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太折腾人了,母亲当时已经86岁,这样乘车、乘船、再乘车,她实在吃不消。”何国平坦言,在住院前几天,母亲就已有肠梗阻的症状,但当时都只吃着鼓浪屿卫生院开的一些消炎药,“母亲一直跟我说,她忍忍就会好,其实我们都心知肚明,是去对面看病太麻烦了。”

  “生无妇产科,死无太平间。”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的捐赠者胡友义曾经这样概括鼓浪屿医疗的情况。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厦门第一所正规西医院——救世医院(现鼓浪屿医院的前身)在鼓浪屿正式建立,郁约翰为首任院长。该院随后还建立了威赫敏娜(Wilhelmina)妇女医院、医学专科学校和护士学校,率先将西医学带到了厦门,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救治了无数病患。

  1941年12月,鼓浪屿沦陷,救世医院被迫停办。抗战胜利后复办,1951年由政府接办,更名为厦门市第二医院。在鼓浪屿居住了半个世纪以上的老人们都与第二医院有着深厚的情感,这不仅是因为看病方便,第二医院部分专科已达到“三级甲等”医院重点专科水平,也使得岛上居民看病十分安心。

  2004年6月,第二医院总部迁至集美,手术科室、儿科等重点科室逐渐转向岛外,鼓浪屿院区则偏重康复医疗功能,鼓浪屿陷入了“就诊人数少”与“缺医少药”的恶性循环。对此,今年87岁的老人张金锁有着切肤之痛,他的两个老友,就因为病情突发却不便就医先后离他而去,而张金锁老两口也因为与医生沟通交流环节的“断裂”,导致张金锁老伴周菁的血压一度高达210却不自知,险些酿成大祸。

  2006年5月15日,第二医院鼓浪屿院区正式由第一医院接管,第一医院从各个科室抽调人员,同时整合鼓浪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鼓浪屿居民反映强烈的一些医疗服务问题,但在开药效率和看病水平上仍有瓶颈。

  这样的情况,直到2014年1月29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鼓浪屿医院揭牌,鼓浪屿医院正式复办后,才有了转机。

  • 返回首页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责任编辑:郑思楠
相关新闻
  • 地方工会
  • 全国工会